东莞市民: 市领导:近来在校学生中有不少问题学生,如多动、喜欢打架,严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是教育局是否有规划建问题学生的特殊学校?还正常学校的正常运作?
答: 感谢市民对学生问题的关心!目前,我市没有集中管理问题学生的特殊学校。2014年,我局曾就此问题进行多方调研,在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社会群众等的意见和建议后,经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我市目前没有建立特殊学校的计划。主要原因如下:我国及广东省部分地市曾采取集中问题学生于一间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管理方式,但多年的实践证明,此种教育方式对转化问题学生效果有限。目前我省仅保留广州新穗和深圳育新两所学校继续办学,大部分此类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处于停办或名存实亡。同时,按照有关规定,进入此类学校须以家长和学生自愿为原则,学校的办学性质难免使家长和学生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容易造成“标签”效应,不利于对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让多动和喜欢打架的学生到普通学校就读,更有利于学生的转化和后续发展,对于个别特例学生可通过强化个别辅导教育。我们历来十分重视对问题学生的思想教育,从“全员育人”的角度看,育人的目标是一致的,方法是多种的。在没开办特殊学校的情况下,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加强工作:1.坚持督促各中小学校建立问题学生档案,长期进行跟踪教育,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护,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转化。2.继续探究问题学生转化的新手段、新方法、新形式。如通过由市政府向社会组织机构购买服务,选派社工常驻学校,打造学生校外帮教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在学校法制教育和整治学校周边治安环境中的作用等,深化法制教育,针对具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重点青少年群体,专职落实开展以生涯规划、人际交往辅导、心理咨询与社会适应辅导、法制教育辅导、家庭教育辅导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化社会服务,帮助这一群体矫正不良行为。3.通过不断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遵循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面对全体学生,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加强法制纪律教育。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