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怀疑基站辐射超标,是否可以申请检测?黑广播猖獗,如何才能有效打击?5G将给我们的生活以及产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变革?今天的市民有话说,一起来了解一下。
【正文】东莞是全国30个5G商用首批开通城市之一。不少市民都非常关注东莞5G产业发展和推广的时间表。
【采访】市民:“5G建设不知道是怎么建设,是不是把4G的基站拆掉建设5G,我们真的不懂这些的。”
【采访】市民:“什么时候普及,普及越早越好,因为我觉得这个会给我带来更多便利,比如下视频,音乐,在线观看这些,对我们来说比较好的。”
【回复】由于我市不属于前期的5G试点建设城市,我市是在今年6月6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发放5G牌照后才正式规模建设5G基站,还处于建设初期。截至11月29日,全市建成具备开通5G信号的基站2614个(其中改造2605个、新建9个),三大运营商已开通5G基站1257个,预计年底可开通5G基站2500个,明年累计开通5G基站6000个,在2020年底,我市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水乡等区域5G网络基本实现联系覆盖。
目前,我市的5G基站主要采用原址升级的方式进行建设,通过在原有4G基站上加装5G设备及天线的方式,减少另行选址的时间,加快建设进度。同时,我市运营商还在对4G网络进行补充,今年新增4G基站4121座,我市4G、5G网络还将在一段长时间内共存使用。我市各运营商均在10月底开始了5G商用,市民可使用5G手机体验5G速度。
【正文】作为手机或者网络发射信号的基站,如何选址,市民有不同看法。
【采访】市民:“更多的去电视媒体,科普下比较好,就是科普到底真正的辐射,对我们有哪些影响,哪一种才是真正的超标,哪种才是我们臆想中的超标。”
【采访】市民:“我觉得不应该建在小区里面,因为大家本来对那个不了解,稍微有点谣言说有辐射,大家会更恐慌了吧。”
通信基站是通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基站的建设,有利于保持附近地区的无线信号覆盖,保障市民通话、短信、上网等通讯需求。
【回复】我国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在2015年联合发布的《电磁环境控制限值》规定:我国基站建成使用时,发射功率密度应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目前,英美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实行标准在50至200微瓦/平方厘米之间,可见我国现行标准是相当严格的。实际上,经检测,我市绝大部分的基站电磁辐射检测值在10微瓦/平方厘米以内,与一般家器和办公设备的电磁辐射值是同一个数量级的。
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不会对附近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但为了降低群众对邻近基站的恐慌心理,我局一方面在今年修编了《东莞市通信基站站址专项规划(2019-2023年)》,将1.3万个宏基站、1.9万个微小基站,合计3.2万个基站站址纳入我市第一批5G基站站址资源进行规划储备,引导运营商共建共享,通过公共建筑和公共资源进行选址建设;另一方面,我局制定了《东莞市智慧灯杆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和东莞市智慧灯杆技术和工程建设规范》,通过整合各类杆塔资源,统筹规划建设智慧路灯杆及配套资源和“一杆多用”改造,免费开放公共杆塔资源支持 5G 基站建设。
我局近年一直有开展相关的科普宣传活动,多次深入学校、社区开展现场讲解,对比家庭常用电器的电磁辐射强度,派发宣传资料,还在南方日报、东莞日报、阳光网、腾讯网、广播电台等媒体上开展宣传。
【正文】还有市民希望加大黑电台的查处力度。
【采访】市民:“对广大市民来说,他分辨不出哪些是正规的,哪些是不正规的,这个只能靠监管。”
【采访】市民:“我希望就是政府部门加强监管、把关、监督,见到就严查严处,以防后面的再犯。”
【回复】正常广播电台频率固定,且一般每半小时都会有准点报时和电台名称宣传,而黑广播通过循环播放一些所谓访谈节目,介绍一些虚假的医疗门诊信息及治疗药物,播放内容露骨涉黄,如果市民朋友在广播频段收到陌生的广播电台,且内容为医疗机构和医药广告,可以初步怀疑是黑广播,同时可以拨打12345政府服务热线或通过阳光网平台向执法部门反映。
我市在2016年建立了地级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局际联系会议制度,负责全市包括打击“黑广播”在内的专项整治行动协调指挥,成员单位包括市公安、工信、文广、市场监督、卫生健康、广播电视台等相关部门。我局负责监测信号并对黑广播发射源定位,向市公安等部门提供办案线索,市公安部门和市文局牵头开展联合执法,市卫生健康局和市市场监督局联合对相关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查处,东莞广播电视台设立监测点配合行动。在监测定位方面,我局定期对全市各镇街无线电信号进行路测,如发现可疑信号马上监测定位报市公安部门和市文广新局执法查处。今年共计定位黑广播30多个,全部由公安局查处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