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闻中心 >> 阳光热线2019年第39期—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 >> 正文
城市发展规划受关注
http://www.sun0769.com 东莞阳光网 2019-11-22 15:11

【导语】城市发展和规划涉及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哪些方面是市民特别关注的?今天的市民有话说,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正文】地铁出行越来越受市民青睐。现在东莞地铁1号线已紧锣密鼓地动工了。有市民就想知道东莞地铁1号线建设进度如何,何时能将东莞各镇街连接在一起。

【采访】市民:“我就想知道1号线,几年前听说要开,现在好像不知道,大概什么时候能开通。”

【回复】1号线一期工程(望洪站~黄江中心站)线路起于东莞西站, 穿过洪梅、望牛墩、道滘、万江、南城、东城、大岭山、松山湖、大朗、黄江等共计 10 个镇街,止于黄江中心站,线路总长57.99公里,共设车站24座。全线共分三个土建施工段实施,其中,滨江体育馆站持续进行围护结构施工,人民医院站、莞太路站、新源路站、东城南站、大岭山站、大岭山东站、松山湖站、湿地公园站等正在进行交通疏解和管线迁改,其余站点正在抓紧开展有关施工前期组织工作。截至目前,全线累计完成投资1.81亿元,预计2024年全线试运营。

【正文】同样是公共交通,今年东莞实行一体化公交运营体制改革,所有镇内公交就将取消。但有市民反映,原来跨镇公交是分段收费,改革后的部分线路票价反而高了。

【采访】市民:“像我以前都是经常坐公交的,以前票价都是2元多这个样子,现在改革之后变成了3元,感觉成本有点高,公交一般都是方便市民,一调高了就不方便了。”

【回复】2015年,为解决跨镇区公交乘务员人工售票乱收费屡禁不止以及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我市公交改革中东莞巴士公司整合运营的线路不再实行有人售票。为解决无人售票和不使用公交IC卡的收费问题,经公开征求意见和市政府同意,我市对跨镇公交按不同的收费方式分别实行分段计费票制(使用公交IC卡)和分段递减统票(适用于投币方式)。实施4年以来,分段递减统票由于计费方式较为复杂、短途付现乘客票价水平较高(坐1-2个站需付3-8元)、同路程往返不同价等问题,群众意见较大。为统一和完善全市公交票价政策,今年中,我市参照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做法,制定了《东莞市完善城市公共汽车票价听证方案》,取消了分段递减统票。方案对全市公交票价计价方式提出两个不同的方案,其中方案一按线路里程实行统一票制(24公里(含)以下的线路票价为2元/人次;24公里-36公里(含)的线路票价为3元/人次;36公里以上的线路票价为4元/人次);方案二按线路里程分别实行统一票制和分段计费(24公里(含)以下的线路票价为2元/人次;24公里-36公里(含)的线路票价为3元/人次;36公里以上的线路实行分段计费)。在我局召开的价格听证会及专家论证会上,所有的参加人以及专家均支持方案一,认为按里程实行统一票价更加简单易懂,整体票价也比较低,特别是对乘坐超过平均里程的乘客可大大减轻负担。

据向市交通运输局了解,目前全市24公里(含)以下的线路共有354条,占比达到81%,基本能满足大部分乘客实现低票价出行需求。对于部分短途乘客乘坐24公里以上线路负担增加的问题,我局在制定方案时已与交通部门积极沟通,建议交通部门优化线路设置,避免因线路缺位不得不选择票价较高的长距离公交线路,减轻群众出行负担,提高公交出行效率。另外,为了完善主干公共交通的接驳,服务短距离出行需求,东巴公司在主城区推出了6条微循环线路公交(微巴),并实行低票价政策(1元/人次)。
【正文】随着东莞汽车保有量增多,停车难、停车贵是市民反映的热点。

【采访】市民:“东莞停车收费很高,我们经常去下小区,商业办公室,停了半个小时一般三元打底,稍微停久一点点都要20-30元,最贵上次在新基那里,停了半个小时好像10元。”

【回复】近几年,停车收费一直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目前,根据省的相关规定,我市停车设施根据性质的不同分别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管理。其中,具有自然垄断经营和公益性特征的停车设施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管理,具体包括如下五大类:1.依法施划的道路(含村社区)人工或自动停车设施,2.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及换乘站配套停车设施,3.机场、车站、码头、旅游景点、口岸配套停车设施,4.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公办学校以及政府投资建设的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宫、文化宫、体育馆等社会公共(公益)性单位配套停车设施,5.各级人民政府财政性资金、城市建设投资(交通投资)公司投资建设的室内专业停车设施。除此之外的住宅小区、商场、娱乐场所、宾馆酒店、写字楼、物流园区、营利性医疗机构、专业市场等配套停车场以及政府列管停车场以外的露天停车设施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据了解,我市自2015年8月15日起放开住宅小区、商场、娱乐场所、宾馆酒店、写字楼、物流园区、营利性医疗机构、专业市场等配套停车场实行市场调节价以来,除住宅小区公共停车场收费标准相对平稳外,其他停车场收费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认为,原因主要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我市原收费标准相对过低(2002年制定),放开价格管理后,使该部分停车设施价格回归价值;二是我市近年汽车保有量增速较快,而停车设施建设未能及时跟上,全市停车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从另一方面看,停车设施价格回归市场价值,可提高停车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变我市市民以开车出行为主的方式,引导市民优先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另外,目前,市政府拟出台关于加强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从着力加强规划引导、压实停车资源供给责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停车设施审批综合服务等方面,加大停车设施投资建设,扩大停车设施市场供给,缓解市镇中心重点区域“停车难”问题,尽量保持市场价格平稳。

来源:东莞阳光网  编辑:直播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