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带来了“十三五”教育发展的关键词:东莞“慧教育”,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交流。我市去年被评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国家督导验收,我市教育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面对15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和近150万的在校学生,特别是面对着全国城市中规模最大的76万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学生,如何更好地兼顾质量与公平,进一步推动实现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转变,仍然任重而道远。朝着这个目标,我们提出了打造东莞“慧教育”的发展思路。
什么是东莞“慧教育”呢?我们可以从四个“hui”字来理解:第一个是“智慧”的“慧”,就是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充分运用互联网+教育等新技术、新方法,打造智慧校园、智慧课堂,逐步实现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评价、智慧管理、智慧服务,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共享。第二个是“汇聚”的“汇”,就是汇聚各种资源、人才,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三个是“学会”的“会”,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让老师安教、乐教、善教;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第四个是“实惠”的“惠”,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学生,“惠及”千家万户。这是我们打造东莞“慧教育”的最终目标。
大家一定会问,想法很好,但怎样落实呢?我们已经初步制订了东莞教育“十三五”规划,围绕“慧教育”这一主线,规划部署了“十大工程”和“五个改革试点项目”,以实施这些工程和试点为抓手,来达到“慧教育”的预定目标。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三个方面的举措。
一是打造智慧课堂,共享优质资源,促进校际均衡。加强市、镇、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引进和制作海量优质教学课件、视频,形成系列化课程,供全市师生随时随地选用。大力推行远程同步课堂,让不同班、不同校、不同镇街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室上同一位优秀教师的课,让民办学校的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共享教学课件等资源。我想,这项措施尤其对提升民办学校的教育质量,将起到巨大作用。
二是推进智慧管理。一方面,努力实现群众网上办事的全事项、全流程、一站式,逐步实现申报材料标准化、审批依据可量化、审批流程最优化、审批行为规范化、审批结果公开化,使群众办事更高效和便捷。另一方面,要以信息化、透明化、公众化为方向,大力改革各类教育机构的监管方式,搭建信息平台,引入类似淘宝天猫的管理模式,公开信息,开通群众公开评价渠道,建立健全机构行为数据库和信用评价制度,让失信者付出更高代价。
三是开展智慧评价。借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先进理念,学习上海“绿色评价”做法,从学生学业水平、学习动力、学业负担、身心健康等多方面考虑,探索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综合评价体系,创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