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答复

[市教育局局长梁凤鸣]:一是打造智慧课堂,共享优质资源,促进校际均衡。加强市、镇、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引进和制作海量优质教学课件、视频,形成系列化课程,供全市师生随时随地选用。大力推行远程同步课堂,让不同班、不同校、不同镇街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室上同一位优秀教师的课,让民办学校的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共享教学课件等资源。我想,这项措施尤其对提升民办学校的教育质量,将起到巨大作用,也可能引起我们教育比较大的变革。[10:43:37]
[市教育局局长梁凤鸣]:二是推进智慧管理。一方面,努力实现群众网上办事的全事项、全流程、一站式,我们有个想法逐步实现申报材料标准化、审批依据可量化、审批流程最优化、审批行为规范化、审批结果公开化,使群众办事更高效和便捷。另一方面,要以信息化、透明化、公众化为方向,大力改革各类教育机构的监管方式,搭建信息平台,引入类似公众监督力量,在民办培训机构引入类似淘宝天猫的机制,公开信息,开通群众公开评价渠道,建立健全机构行为数据库和信用评价制度,让失信者付出更高代价。[10:45:08]
[市教育局局长梁凤鸣]:三是开展智慧评价。我们准备做一些试点,借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先进理念,参考上海“绿色评价”做法,从学生学业水平、学习动力、学业负担、身心健康等多方面考虑,探索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综合评价体系,创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这也回应了家长的诉求,现在家长的变化很大,前几年家长对学业要求最高,现在我们调研发现家长对学生的快乐成长要求提升了。[10:46:34]
[市教育局局长梁凤鸣]:因时间关系,我介绍到这里,欢迎大家拍砖、提建议。[10:47:20]
[主持人 欧阳]:非常感谢精彩的关键词,这个慧首先是智慧的慧、也是汇聚的汇,也是学会的会,也是恩惠的惠,给大家带来实惠。在稍后的节目中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和感受,通过22321008,或者东莞阳光网直播页面来提问。[10:48:35]
[主持人 欧阳]:下面我们来看看教育局在阳光热线平台上的情况。[10:49:09]
[主持人 欧阳]:阳光热线已成为教育局回应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问题的重要平台,及时有效地回应和解决一系列教育热点、难点问题。2015年,教育局共收到阳光热线网络问政平台转来的群众信件651件,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为:中小学、幼儿园日常管理问题,教育收费问题,新莞人子女入学问题,教师管理问题,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问题,中考高考问题等,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教育局全部按期答复。[10:49:41]
[主持人 欧阳]:这其中也有阳光热线网友不满意的问题,我们来看看 [10:50:01]
[主持人 欧阳]:2015年8月11日,阳光热线网友“sundare”反映,其小孩原在长安镇东安初级中学就读,2015年中考成绩为624分,初中会考时信息技术课程会考成绩不合格,导致参加我市中考时无法报读普通高中,并对我市信息技术课开设的合理性及东安初级中学信息技术课开设情况提出疑问。[10:50:28]
[市教育局副局长何炳基]:各位听众早上好,我在这里重新回应下,按照我市现行中考政策,初中会考中信息技术课成绩不合格的考试不具备普通高中报考资格。由于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对公民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来较高的要求,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与素质是信息社会公民的最基本要求。我市在大量的调研分析基础上,借鉴广州、深圳、佛山、肇庆、江门等周边地市,以及江苏、浙江等省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从2006年开始实施初中信息技术会考。通过信息技术会考,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达到课程纲要所要求的技能与能力。会考主要考核学生的最基础理论、最基本技能、最基本操作。学校只要开足课时、开好课程,学生只要上好常规课,在不增加学业负担的情况下,一般也都能通过考核。10年来,全市公办学校合格率97%以上,全市(含民办学校)合格率94%以上。[10:53:08]
[市教育局副局长何炳基]:经了解,该网友反映的长安东安初级中学,该校有两名信息技术科老师,信息技术课程每班每周安排一课时,每学期共20课时,符合市定的课程计划,该网友及小孩可能对信息技术课程不够重视,导致会考不合格。[10:53:56]
[市教育局副局长何炳基]:借此机会,我们也向广大家长和学生呼吁,现在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重视语数外等传统考试科目学习的同时,也需要重视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素质课程的学习,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10:54:03]
[主持人 欧阳]:好的,谢谢何副局长的解答,我们之前节目预告之后市民朋友都会有话要说,我们来看看今天市民有话说说了什么。[10:55:16]
[市民有话说]:市民有话说:二孩政策落地 学位紧张成顾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家庭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而异地子女本地就学,则成为许多来莞工作的家庭最为头疼的事情。
翁先生一家来莞工作多年,孩子2015年入读小学一年级。由于当时没能达到积分入学的标准,只能通过购买学位房的方式,让孩子入读公办学校。
街坊 翁先生:“如果没有学区房,而且之前又没办过居住证的那种情况,孩子读书就比较难办,只能选择私立的了。像我们外来人口过来,都希望孩子读好一点的学校,读公立学校,毕竟这一块是免费的,这个对我们开支方面都已经节省下来,第二是门槛放松一点,放低一点。”
由于近期国家放宽二孩政策,新生子女将来的就学问题,也成为街坊们热议的话题。
街坊:“现在确实也很操心,就是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学上。因为本身这个政策像现在刚刚放开,基本上又是,集中在这一波,我们要了孩子(二孩),到时候上学又是更困难的阶段了。”
还有街坊针对近期教育培训市场混乱的情况发表看法,良莠不齐、无资质,无证照的少儿培训机构,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街坊:“教育这种机构是不是一定要得到教育部门的批准,或者政府的资质才可以招生,不可能随便摆个摊就招了。”
街坊:“对这种乱象还是要加大监管,对资质有一些考核,所以不能随随便便花个几十万、招点没有资质的老师我就开始上马了,开始收钱了,我觉得肯定是不好的。”
[10:55:56]
[主持人 欧阳]:好的,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市民有话说环节,这些问题等会我们的嘉宾会做一个具体回复,欢迎大家整点之后拨打我们的电话,以及在东莞阳光网的页面上提问。或者在我的新浪微博上留言,记得留下电话号码。[10:58:42]
[主持人 欧阳]:刚才在整点之前我们看到了市民有话说里的几个问题,我们来请何副局来解答。[11:05:38]
[市教育局副局长何炳基]:非常感谢翁先生的关心,外来人员来到我们市工作,解决其子女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但是最近几年来,我们随迁子女已经达到75.9万人,是珠三角9市随迁子女最多的,我们近几年来一直在扩大公办学校但是还是赶不上增长速度,我们从09年开始实施积分入学,并逐年降低申请条件,2015年的标准是持有广东省居住证,并在东莞缴纳社保的,都可以申请入读,这些条件非常低,很多家长平时不关注,到入读的时候才发现来不及,我们呼吁有小孩入读需要的要多关注我们教育信息,主动了解入学政策,我们也会加强教育政策的宣传。[11:08:46]
[市教育局副局长何炳基]:由于近期国家放开二孩政策,安排户籍小孩入读是我们教育局的责任,我们近期已经对这个进行了调研分析,随着政策的实行,户籍儿童的数量会有一定增加,但是十三五期间能满足需求,下来我们会加大投入,新建扩建一批学校和幼儿园,同时推动民办学校建设,政府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还有加大居住区域的配套学校建设。[11:10:50]
[主持人 欧阳]:下面还有培训机构的问题[11:10:59]
[市教育局职业与成人教育科科长林勤]:非常感谢市民反映到的教育培训市场的问题,我们市确实存在一批无证或者超范围经营的培训机构,对于培训市场管理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但是由于国家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管理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对于无证或者超范围的机构我们下来有几个方面的工作会加强,一个是督促好属地的教育部门加强日常巡查和管理,及时纠正,同时也欢迎市民及时向当地部门举报。第二个是2014年我们也做过的,我们联合13个部门联合清查,我们下来会继续定期不定期清查。第三我们会开发类似淘宝天猫的培训平台,引导培训机构合法合规办学。我们也呼吁在报名前上我们的教育网查看下资质,或者向他们索取查看,主动防范。[11:1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82条记录, 2/5页, 转到